国际艺术交流学院成功举办《宏大叙事与微观表达》剧作技术讲座暨电影《志愿军》编剧张珂思享会


为了提升学生专业素养,厚植家国情怀,促进专业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,10月9日下午,由科研处和国际艺术交流学院联合主办、国际艺术交流学院团总支承办的《宏大叙事与微观表达》剧作技术讲座暨电影《志愿军》编剧张珂思享会,在办公楼报告厅成功举行。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、一级编剧张珂作为主讲嘉宾,国际艺术交流学院院长和党总支书记分别主持,现场近两百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师生参加。

张珂老师毕业于重庆大学,毕业后主要从事编剧创作工作,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。他的编剧作品包括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、《金刚川》、《革命者》和《志愿军》等。张珂老师以自己近年编剧的战争题材作品合集作为导入,以电影《志愿军》三部曲之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和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为例子,从三个方面展示了在抗美援朝背景下微观细节的艺术表现。

 

 

首先,他强调了在宏大叙事中展现政治历史逻辑和选择叙事策略的重要性。通过宏大叙事,可以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政治背景和历史逻辑,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整个时期的意义。然而,他同时也强调了微观表达在个体形象塑造、情感传递和共鸣方面的关键作用。微观表达可以通过展示个体的生活、情感和内心世界,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崇高,从而产生更深的共鸣。这进一步证实了宏大叙事和微观表达相辅相成的重要性。

他指出,编剧应通过巧妙运用技巧将信息传递给观众,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和人物。在战争电影中,剧作难题常常涉及如何平衡战争场面和个体故事,以及如何展示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崇高。张珂老师展示了如何运用技术来克服这些难题,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战争的惨烈,又能深入了解每个人物的故事和内心世界。

 

 

 

 

张珂老师注重人物创造的真实性。他强调每个人物都应该是真实的存在,具有形而上的意义和人物弧光,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。在创作过程中,他提倡不仅描写人物的行为,还要描写行为背后的心理,以展现人物的复杂性和内在世界。此外,他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抓住不同人物的语法结构,写出每个人物的独特性,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关注每个人物的命运和成长。

 

 

 

讲座生动精彩,让同学们对剧作技术了解更全面,深受启发,受益匪浅。思享会环节,通过师生互动,现场问答,使《志愿军》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。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,更加深入人心,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,学会思考如何将红色基因融入个人学习和生活实践中,创作出有时代气息、触动人心、引发共鸣的优秀文艺作品,真正担当起新时代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排版|崔艺凡

图片|孙浩翔

责任编辑 | 贾文萱

初审|陈一然、王雪

复审|梁静、魏德君

终审|董莉、刘翔宇

 

版权所有 山东艺术学院国际艺术交流学院 2001~2022